黄州栖霞楼苏翰林所赋小舟横截春江是也曾竑父罢郡画为图求诗

铜雀不得鏁二乔,春江亦梦携西子。 此楼缥缈相风流,此恨缠绵在云水。 洞庭叶下愁湘君,不独阳台云雨神。 精神感通若相遇,梦境幻境皆成真。 黄州刺史清如镜,水光山色心同莹。 牧之出守到元之,谁解把诗闻万乘。 图成携得千里行,孤帆趁落斜阳城。 江头莫指挽邓处,离合古今同一情。

译文:

当年曹操没能用铜雀台锁住大乔和小乔,而那春江之上也仿佛有人梦到与西施携手同游。 黄州的这座栖霞楼,缥缈灵动,尽显风流韵致,那无尽的遗憾情思,就缠绵在这云水之间。 洞庭湖上木叶飘落,让湘君满心哀愁,不只是阳台之上那云雨之神有着离情别绪。 如果精神能够相互感应而相遇,那么无论是梦境还是幻境都能变得如同真实一般。 黄州的刺史为官清正,就像明镜一样,他的心境如同水光山色般清澈莹润。 从杜牧出任地方官到王禹偁任职此地,又有谁能把自己的诗作让天子听闻呢。 画成之后,带着这幅画踏上千里行程,孤帆趁着夕阳驶向那斜阳城。 在江头就不要再指着那些牵挽送别之处了,古往今来,离别与相聚的情感都是一样的啊。
关于作者
宋代王铚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著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为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