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源之集奇仲不赴萧屯以诗嘲之再用原韵

平生老子兴,浑寄幽绝处。 宁嫌一坡远,甘作十歇去。 至今清梦狂,时走松阴路。 心忻自吟哦,技痒辄披露。 那知菅蒯微,辱报瑶琼树。 胸中万斛清,忽向毫端雨。 援桴未敢再,破的已惊屡。 病身得所便,一阅神气聚。 淇竹秋棱栾,洛花春布濩。 真机不可藏,文亦肖风度。 乐哉精庐游,愧我不常与。 陋乡岂无奇,乏此追陪故。 翻然卜邻心,几逐长风翥。 但分茅半簷,不假牛十具。 刘郎个中人,幽期乃愆素。 曾无负负言,直委茫茫数。 移文太遽生,恐未明深膆。 君看旋磨蚁,琐屑安故步。 何如骥突云,轩豁随长驭。 集枯岂小欤,动者中不骛。

译文:

这首诗是刘子翚以和韵的方式对奇仲未能赴竹源之集进行调侃,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我这一生的兴致啊,全都寄托在那清幽绝美的地方。 怎会嫌弃那山坡路途遥远,心甘情愿地走走歇歇也要前往。 直到如今,我那清逸的梦境都如此癫狂,时常梦到自己走在松荫覆盖的小路上。 心里一高兴就独自吟哦诗句,诗兴一上来就忍不住把诗作表露。 哪里想到我这如菅草蒯草般微不足道的诗,竟得到了你美玉琼树般珍贵的回应。 你胸中有着万斛清澈的才思,忽然间就像雨点一样从笔端倾泻而出。 我就像不敢再次击鼓的人,而你却多次射中靶心,让我惊叹。 我这病弱之身能读到你的诗,倒也觉得便利,一读之下精神气都凝聚起来。 你的诗就像秋天那有棱有角的淇竹,又似春天漫山遍野的洛阳繁花。 其中的真意无法掩藏,诗文也恰似你的风度气质。 竹源精庐之游真是快乐啊,可惜我不能常常参与其中。 我这偏僻的乡里难道没有奇人吗?只是缺少像你这样能一起游玩的人。 我突然就有了和你做邻居的想法,好几次都像乘风高飞的鸟儿一样心动。 我只需要半间茅屋就够了,不需要十头牛那样的财物。 刘郎你可是个懂风雅的人啊,却错过了我们的约会。 你连一句抱歉的话都没有,只把这归结于茫茫的命运。 如果我急忙写文章责怪你,恐怕还没明白你内心深处的想法。 你看那围着磨盘打转的蚂蚁,琐碎地守着旧有的步伐。 哪比得上骏马冲破云霄,潇洒地驰骋在远方。 那些安于现状的人难道不算渺小吗?而真正有所行动的人内心不会被琐事干扰。
关于作者
宋代刘子翚

刘子翚(huī)(1101~1147)宋代理学家。字彦冲,一作彦仲,号屏山,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