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仁王寺因口占一首

平野绿远近,晴山翠纵横。 西风今日凉,天意济此行。 居士十日病,快意身已轻。 逢寺聊少憩,山僧苦相迎。 岂为余事来,泉石钟吾情。 风生本何意,松篁得之清。 向来城市口,无此笙竽声。 坐久百念歇,一雨秋意生。 所恨二三子,无怀可同倾。 少日戒客气,四十犹未平。 一事一错误,百年几折肱。 不如谢公等,穷山掩柴扃。

译文:

平坦的原野上,绿色向远近铺展,晴朗的山峦中,翠色纵横交错。今天西风送来了凉爽,似乎老天爷有意要成全我这趟出行。 我这居士已经病了十天,如今病好了感觉浑身轻快,满心愉悦。路过这座寺庙,便暂且停下来稍作休息,山中的僧人热情地前来相迎。 我来这儿可不是为了别的事,我本就钟情于这清泉怪石之景。风自然地吹起,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意图,可松树和竹子在风中却显得格外清幽。 我想起之前在城市里听到的声音,可没有像这里风吹过松竹发出的如笙竽般美妙的声响。 我在这里坐了很久,心中各种杂念都消散了,一场雨落下,秋天的意味便生了出来。可惜的是我的几个好友不在这里,不能和他们一起倾吐心中的情怀。 我年轻时就告诫自己要戒除浮躁虚骄之气,可到了四十岁这脾气还是没能平复下来。每做一件事都会犯些错误,一辈子又能积累多少经验教训呢。 唉,真不如像谢安他们那样,隐居在深山之中,关上柴门,过着闲适的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仲并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