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彬老二姪女绣普贤菩萨求赞

吴门吉彬老,寿年可及百。 骨目清且癯,施为有标格。 行步快如风,谈笑气不乏。 穷之无他术,一味好佛法。 每亲善知识,言下究生杀。 家有二姪女,贞姿迥超拔。 自幼不茹荤,晨昏常燕默。 从容定中起,痛念十使结。 显尘劫大愿,运针发五色。 幻普贤妙身,应现四菩萨。 等十方虚空,皎若揭日月。 大哉白象王,群狐悉弥灭。 当知妙殊胜,岂在别处设。 若从自己求,犹如病作热。 如是名正观,不尔是邪说。

译文:

吴门有位叫吉彬的老者,他的寿命差不多能到一百岁了。他骨骼清奇、身形消瘦,为人做事很有风范和品格。走起路来快得像风一样,谈笑间也是精神饱满、中气十足。他没什么别的营生手段,就是一门心思喜好佛法。他常常亲近那些有德行、有智慧的善知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深入探究佛法里生死、善恶等道理。 他家有两个侄女,容貌端庄、姿态贞静,气质超凡脱俗。她们从小就不吃荤腥,从早到晚总是安静肃穆。她们从容地从禅定中起身,深切地悲悯众生被十种烦恼(十使)所束缚。她们发下历经无数劫的宏大誓愿,运针绣出五彩丝线。幻化成普贤菩萨的美妙身形,还同时显现出四位菩萨。这绣像的光辉如同十方虚空一般广阔无边,明亮得就像高挂的日月。 伟大啊,那如同白象王一般的普贤菩萨,能让像群狐一样的各种邪念和烦恼都消散灭除。要知道这绣像所展现的奇妙殊胜境界,并非在别的地方才能找到。要是从自身之外去寻求佛法真谛,那就好像人在生病发热时还胡乱折腾一样不理智。像这样正确看待佛法和修行,才是真正的正知正见;不这样理解,那就是邪门歪道的说法了。
关于作者
宋代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历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昙华诗,以辑自《语录》卷一至卷六之诗编为卷一,以见于《语录》卷一○之诗为卷二。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