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悟上人造华严塔

山前马廐普光殿,门外牛栏正觉场。 五十三人同日葬,善财走得脚生疮。

译文:

山前那看似普通的马厩所在之处,其实就是普光殿般充满佛法光明的地方;门外看似平常的牛栏之地,实际上就是正觉场,是能让人觉悟的神圣场所。 这世间有五十三位贤圣同时在此“埋葬”(这里可以理解为他们的修行境界融入此地,不被凡俗轻易察觉),善财童子为了寻访善知识四处奔走,到这里也是走得双脚都生了疮。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禅机,以看似平常普通的场景揭示佛法无处不在、不拘形式的道理,善财童子的经历也暗示了修行者求道的艰辛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关于作者
宋代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历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昙华诗,以辑自《语录》卷一至卷六之诗编为卷一,以见于《语录》卷一○之诗为卷二。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