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源图

著作之厅屏十幅,怪石沧江莽相束。 恍然坐我三峡旁,汹汹奔流欲颓屋。 不知狂澜何处回,壮哉万顷纳一杯。 自从此画出名手,海潮不复声如雷。 一时文士罗东观,波涛入笔驱河汉。 逍遥扪腹日来看,更得丹青助挥翰。 我本儒中山泽癯,烟蓑祇合老江湖。 烦将一段好东绢,画个渔舟钓雪图。

译文:

在著作之厅里,有十幅屏风画作。画面上,奇形怪状的石头和浩浩荡荡的江水紧紧相依,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束缚在一起。 恍惚间,我感觉自己正坐在三峡的旁边。那汹涌奔腾的江水,好似要把房屋都冲垮一般,声势十分浩大。 真让人搞不明白,那狂放不羁的波澜究竟会在何处回转。如此壮阔的万顷波涛,似乎都能被容纳进小小的一杯之中,这景象真是壮观极了。 自从这幅出自名家之手的画作问世之后,仿佛连海潮的声音都不再像雷声那样震耳欲聋了。 当时,众多文人雅士都聚集在东观。他们就像驾驭着江河银河一样,把这波涛的气势融入到笔下的文字里。 我每天都逍遥自在地摸着肚子来看这幅画,它更给我挥毫泼墨增添了不少灵感。 我本就是个儒者中的山野之人,身形清瘦。穿着蓑衣,在江湖上终老,才是最适合我的归宿。 麻烦用一段上好的白色细绢,给我画一幅渔舟钓雪的图吧。
关于作者
宋代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