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夹漈草堂 其一

堂后青松百尺长,堂前流水日汤汤。 西窗尽是农桑域,北牖无非花葛乡。 罢去精神浑冉冉,看来几案尚穰穰。 不知此物何时了,待看临流自在狂。

译文:

夹漈草堂后面,有高大的青松,足有百尺之长,仿佛能直插云霄;草堂前面,清澈的流水每日都浩浩荡荡地奔腾着,永不停歇。 向西望去,透过窗户,目之所及的都是那一片农桑的天地,人们在田间辛勤劳作,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农事景象;向北望去,推开窗户,满眼都是种植着花草和葛藤的地方,仿佛是一个美丽的花葛之乡。 停下手中的事务后,整个人的精神似乎都变得舒缓而放松,慢慢悠悠的。再看看书案,上面依旧堆满了书籍、文稿等物,显得杂乱而繁多。 真不知道这些堆积如山的事务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只盼着能有那么一天,到那时可以来到流水边,自由自在地放纵自己,尽情享受那份无拘无束的畅快。
关于作者
宋代郑樵

郑樵(一一○四~一一六二),字渔仲,号溪西遗民,莆田(今属福建)人。居夹漈山,学者称夹漈先生。高宗绍兴间多次献书,二十八年(一一五八),授右迪功郎、礼兵二部架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九)。寻改监潭州南岳庙。给札归钞所著《通志》。三十一年,《通志》成,授枢密院编修,兼摄检详诸房文字(同上书卷一九三)。次年病卒,年五十九(宋周必大《辛巳亲征录》)。著述繁富,所著《通志》与唐杜佑《通典》、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并称三通,在史学界有极大影响,此外尚有《尔雅注》、《夹漈遗稿》等。《宋史》卷四三六有传。 郑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夹漈遗稿》为底本。校以清初钞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刊《函海》本(简称函海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