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桃花源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 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 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 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憇。 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 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 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 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 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 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 梦寐不能忘,抱恨知几岁。 所恨天见私,于此施嘉惠。 贻我万株桃,漫山迷眼界。 却胜武陵溪,草树相蒙蔽。 相去复不远,只在吾庐外。 人号小桃源,景物适相契。

译文:

我听说桃花源这个地方,那里的人最初是秦朝时候来到此地的。 当时为躲避战乱来到这里的人,随着岁月流逝都已经去世了。 他们的后代在这里繁衍子孙,生计依旧没有荒废。 种植桃树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搭建茅屋来让自己休息。 有孩子只是接受启蒙教育,起初并不精通儒家的六艺。 有田地只是用来收割稻谷,完全不用缴纳各种赋税。 有鸡只会在清晨打鸣,有狗不会在夜里狂吠。 陶渊明喜爱这里的纯真质朴,因此创作了《桃花源记》这篇新的作品。 我很早就听闻桃花源的风尚,提起衣裳就想去那里看一看。 只是担忧道路难以通行,还害怕河水太深无法渡过。 日思夜想始终难以忘怀,心中带着遗憾已经不知过了多少年。 令人欣慰的是上天对我有所偏爱,在这里给我施予了特别的恩惠。 赐给我上万株桃树,漫山遍野的桃花让人眼花缭乱。 这比武陵溪的景色还要美,那里的草和树相互遮掩。 这里离我住的地方也不算远,就在我的房屋外面。 人们称这里为小桃源,这里的景物和桃花源的景致恰好相契合。
关于作者
宋代吴芾

暂无作者简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