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宋代 史浩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 凿池 次韵杨少辅山居六咏 凿池 3 次阅读 纠错 宋代 • 史浩 萧萧足佳致,心远地自偏。 斫去苍苔纹,得此清泠泉。 湛然不容滓,于以明性天。 肯复以童儿,见诮韩公篇。 译文: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高雅的意境,以下是它翻译成现代汉语的内容: 周围风声萧萧,满是美好的情致。只要心境清远,所处之地自然就会显得僻静。 砍去那带有青苔纹理的土石,竟得到了这一汪清凉的泉水。 泉水清澈澄净,容不下半点渣滓,我可以凭借它来明悟自己的本性和天理。 我怎么会像小孩子那样,被韩愈在《游城南十六首·凿井》里所嘲笑的那种态度呢。 标签: 宋诗 关于作者 宋代 •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