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带得归字

渭水亭亭柳,春柔可绾衣。 烟添染黛色,风束舞腰围。 对影同心在,攀条解赐归。 行人系不住,结绶上王畿。

译文:

在那渭水河畔,挺拔的柳树伫立着。春天里,那柳枝柔软细长,仿佛能够缠绕住人的衣裳。 缭绕的烟雾仿佛给柳树增添了一抹黛青色,如同美人精心染就的眉色;微风轻拂,柳枝随风摇曳,就好像美人在翩翩起舞,那纤细的柳枝恰似美人盈盈一握的腰肢。 柳树在水中的倒影与它本体相互映衬,就如同两颗同心,始终坚定。行人折下柳条,这柳似乎能理解并赐予他们归乡的幸运。 然而,这轻柔的柳枝并不能系住行人的脚步。行人还是整理好衣裳,系上印绶,朝着京城的方向匆匆而去。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