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张益州芝草十二韵

绍兴己卯武成庙,庙殿之栋三秀芝。 学官奔走暨多士,日遶百匝不暂离。 欲奏九重望恩幸,寒饿水火如切肌。 先期到堂白宰相,宰相曰可甚易为。 乐工伶伦饰金玉,拟荐清庙裁歌诗。 石时官忝博士职,岂敢立论超等夷。 曰此五行金沴木,木不曲直尝闻之。 将军鹰扬兆异气,弄兵往往忧潢池。 矧今裕民民未裕,圣虑日轸天下饥。 斯言一出自拭目,再召再逐弥岁时。 山东山西将与相,一天雨露均无私。 喜闻谋帅用乡士,乖崖以来无此奇。 目之所覩世有异,口不敢言人更知。 顷年喋血岷峨下,启此厉阶端自谁。 种芋从今我田喜,沤麻却得吾水滋。 中和薰蒸感瑞物,雪山增重阴云披。 昔人佳政喜传授,便谓子产胜子皮。 江南诸子识我语,帐下未忍骄群儿。 商山一曲似可作,出处恐笑山翁痴。 不如去学赤松子,掉舌三寸为帝师。

译文:

### 前言 这首诗较长且涉及诸多历史典故与当时的政治情境,以下是尽量贴近原意的现代汉语翻译。 ### 正文 绍兴己卯年,武成庙那里,庙殿的屋梁上长出了三株灵芝仙草。 学官们纷纷奔走相告,众多学子也都来了,一整天绕着灵芝转了上百圈,一刻都舍不得离开。 他们想着要把这祥瑞之事上奏给皇帝,期望能得到恩宠,仿佛自己正遭受着饥寒交迫、水火煎熬的痛苦,急需皇帝的恩泽。 他们提前到政事堂向宰相报告此事,宰相说可以这么做,这事儿很容易办。 乐工们精心用金玉装饰器物,还打算在宗庙祭祀时进献这灵芝,并且创作诗歌来颂扬。 当时我(李石)忝居博士之职,哪敢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呢。 我就说这灵芝的出现,按照五行学说来讲,是金气伤害了木气,木不能保持正常的曲直之性,我曾听说过这样的说法。 将军威风凛凛,这本是一种特殊的气象,但有时候也可能预示着会有地方叛乱,就像当年那些小股盗贼在积水的池塘里兴风作浪一样让人担忧。 况且如今朝廷想要让百姓富裕起来,可百姓还没有真正富裕,圣上每天都在忧心天下百姓的饥荒问题。 我这番话一说出来,人们都对我刮目相看。之后我多次被召见又多次被贬逐,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 山东、山西的将领和宰相们,在皇恩的照耀下都一视同仁,没有偏私。 很高兴听说朝廷任用家乡的贤士来担任统帅,自张乖崖以来还没有过这样的奇事。 我亲眼看到世间有这样不同寻常的现象,嘴上不敢多说什么,但别人心里更明白。 前些年在岷峨山下发生了血腥的战乱,这祸端究竟是从谁那里开始的呢? 从今往后,我可以高兴地在自己的田里种芋头了,也能让我的水来浸泡麻了。 国家政治和谐,如春风化雨,感动了上天降下祥瑞之物,雪山也仿佛因此增添了重量,阴云都散开了。 过去的人喜欢把好的政绩传承下去,还说子产比子皮更贤能。 江南的各位朋友要是理解我的话,就不要在营帐里纵容那些骄纵的士兵。 商山有一首曲子似乎可以演奏,但我这样的出仕和归隐的行为,恐怕会被山里的老翁嘲笑太痴傻。 不如去学习赤松子,凭借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
关于作者
宋代李石

李石:(1180-?) 字知几,号方舟,资阳石 (今四川资中北) 人。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进士乙科,成都户椽。历官都官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 (1175) 放罢。有《方舟集》、《方舟诗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