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虽券内士,常思方外游。 未见夫铁脚,况逢通镢头。 癯然祇树老,隠此阴崖幽。 修竹不知夏,青松不知秋。 甚欲效柳子,冉溪买西丘。 又欲追白傅,香山寻石楼。 忽开化人书,书中有鸣球。 其鸣疑飞泉,清绝或可侔。 乃是寄我诗,恨我昔莫留。 观者勿疵瑕,谓以声音求。 句法传丛林,五言如汤休。
中岩文老和予游字韵见寄用韵为报
译文:
我虽然是俗世中被名缰利锁束缚之人,却常常向往着到世外去游历一番。
还未曾见到像“铁脚”那样的奇人,更别说碰到如“通镢头”般的高人了。
有位清瘦的祇树寺老僧,隐居在这背阴山崖的幽深之处。
这里修长的竹子仿佛感觉不到夏天的炎热,四季常青的青松也好像不知秋天的到来。
我非常想像柳宗元那样,在冉溪西边买下一座山丘居住。
又想追随白居易的脚步,到香山去寻找那石楼。
忽然收到了化外友人的书信,信中仿佛传来如鸣球般美妙的声音。
那声音好似飞流的泉水,清脆绝妙到可以与之相媲美。
原来这是友人寄给我的诗,他还遗憾我昔日没有留下来。
看诗的人不要去挑毛病,说我只是追求诗歌的音韵之美。
友人作诗的方法在丛林中广为流传,他所作的五言诗如同汤惠休的诗一样出色。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