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峨嵋山作

普贤大开士,神足靡不周。 世人妄指此,象驭昔所留。 愿观百亿身,奔走数十州。 见者喜称快,不见默怀羞。 纷纷相矜夸,隠晦盖有由。 正如官肆赦,尽出系中囚。 岂其得预闻,皆可除愆尤。 一方每惊动,千乘时往游。 返为斯民劳,实贻开士忧。 我师寒山子,丰干非同流。

译文:

普贤菩萨是伟大的菩萨,他的神通广大,无处不在。 世人却胡乱地认定这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骑象经过后留下的圣迹。 人们渴望见到普贤菩萨的众多化身,于是奔走于数十个州。 见到所谓“圣象”的人高兴得连声称赞,没见到的人则默默心怀羞愧。 大家纷纷互相夸耀自己的见闻,这背后其实有原因才导致事情变得隐晦不明。 就好像官府宣布大赦,把监狱里的囚犯都放出来。 难道那些提前得知消息的人,就都能因此消除自己的罪过吗? 每一次这一方有关于普贤菩萨的动静,就会有大批人马前往游览。 这反而给百姓带来了劳累,实在是让普贤菩萨担忧啊。 我以寒山子为师,他和丰干可不是同一类人。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