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日雨中

浮云淡高天,清雨洒广庭。 池馆飒以凉,始知秋气生。 蒲荒叶乱委,荷折盖已倾。 微风经草木,猎猎有寒声。 炎蒸岂得久,四时相代更。 当暑思折胶,纤𫄨不为轻。 冬复念裘褐,乃与寒暑争。 谁能安天运,伤哉世上情。

译文:

飘浮的云朵在高高的天空中显得格外淡薄,清凉的雨丝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宽广的庭院里。 池塘和馆舍一下子变得凉爽起来,这才让人感觉到秋天的气息已经来临。 菖蒲已经荒芜,叶子杂乱地倒伏在一旁;荷花的茎折断了,荷叶也都倾斜枯萎。 微风轻轻拂过草木,发出“猎猎”的声响,带着丝丝寒意。 炎热的天气怎么可能长久持续呢?四季本来就是相互交替更迭的。 在酷热的夏天,人们会想着寒冷时能折断弓弩胶的日子,哪怕是轻薄的细葛布衣服也不觉得轻了。 到了冬天,又会怀念起裘皮和粗布衣服,人们就这样不断地与寒暑变化作抗争。 谁能够顺应自然的运行规律而安然处之呢?世上那些为寒暑变化而忧心的情感真是让人伤感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