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谅自行朝归以进士题名示予怆然有感

先朝赐第白玉京,五世不出长安城。 每闻三岁射策罢,诸生盛服趋天庭。 禁门漏尽开九重,阙角髣髴晨光红。 衣冠是日集殿下,金支翠旗色相射。 空雷隠隠车转毂,鸣梢一声禁籞肃。 须臾云开飞六龙,皇帝亲御蓬莱宫。 宫槐满庭白日长,侍臣玉立分两厢。 众星煌煌拱北极,龙颜负扆天中央。 羽林虎贲拥仗立,霜交陛戟摩秋光。 天风徐来雉扇举,遥识重瞳似文祖。 胪传初罢日当午,起拜君恩谢明主。 日斜天门随仗出,车马联翩动阡陌。 金钱赐宴上林苑,千花万草生颜色。 少年得意凌青云,路人叹息家人迎。 昔为儿童亲见此,当时仰望如天人。 岂知生世逢艰难,流离忧患尤可怜。 乘舆巡狩在江表,亮阴三年犹不言。 诏令蜀都别选士,西游弹铗秋风前。 决科偶中太常第,意气岂复如当年。 临安太守今为谁,玉字能刻玻璃碑。 曲江题名岂料见,摩挲墨本心伤悲。 楚山联绵越山远,梦魂不到明光殿。 一官留滞未得归,北阙何时眼中见。

译文:

在过去的朝代,朝廷在那如白玉般华丽的京城举行赐第典礼。我们家族五代人都生活在长安城,未曾离开。 每当听闻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结束,学子们身着庄重的礼服,满怀期待地奔赴朝廷接受皇帝的接见。 皇宫的禁门在漏刻报时结束后,重重开启。宫阙的角落隐约透出晨光的红色。 那天,身着衣冠的考生们聚集在宫殿殿下,宫殿的装饰如同金枝翠旗般光彩夺目,交相辉映。 远处传来如空雷隐隐的车轮转动声,随着清道的响鞭声一声响起,宫廷禁苑顿时安静肃穆。 不一会儿,云雾散开,如同皇帝的车驾如六龙飞驰,皇帝亲自来到蓬莱宫。 宫中槐树满庭,白昼漫长。侍臣们如同美玉般站立在宫殿的两厢。 就像众星璀璨地环绕着北极星,皇帝背靠着屏风端坐在天空般广阔的宫殿中央。 羽林虎贲的卫士们手持仪仗站立,那如霜般锋利的宫陛戟闪耀着秋日的光芒。 微风轻轻吹来,雉扇缓缓举起,远远望去,能看出皇帝的双眼如同先祖一样威严。 传胪仪式结束时已到中午,考生们起身拜谢皇帝的恩泽。 夕阳西下,众人跟随仪仗队走出天门,车马络绎不绝,在田间小路上扬起一片尘土。 皇帝赏赐大家在上林苑设宴,宴会上,周围的千花万草仿佛也增添了光彩。 那些少年们得意洋洋,有凌云之志,引得路人纷纷叹息羡慕,家人也满心欢喜地迎接。 我小时候曾亲眼见过这样的场景,当时仰望那些考生,觉得他们就像天上的仙人一样。 哪里能想到我生逢艰难的世道,流离失所,饱经忧患,实在是令人怜悯。 皇帝出行到了江南,守丧三年期间还很少言语。 朝廷诏令蜀都另外选拔士子,我在秋风来临之前西行参加科举。 我偶然在太常的考试中中了科,可如今的意气哪里还能和当年相比。 如今临安太守是谁呢?他能在玻璃碑上刻下精美的文字。 没想到能看到曲江题名的碑刻,我摩挲着碑上的字迹,心中满是悲伤。 楚地的山峦连绵不绝,越地的山峦又那么遥远,我的梦魂都到不了那明亮的宫殿。 我滞留在这里做着一个小官,一直没能回去,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皇宫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