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恩阳尉周邦举出予兄激仲所书其父竹轩记求诗因题二解 其二

俗士胸中数斛尘,此君偃蹇不相亲。 当年曾识子猷面,大令今来是故人。

译文:

这首诗题目的意思大致是:前任恩阳尉周邦举拿出我兄长激仲所书写的他父亲的《竹轩记》来求我写诗,于是我写下两首诗,这是第二首。下面是对诗内容的翻译: 那些庸俗的人啊,他们的心中就像装了几斛的尘土一样,污浊不堪。而竹子(“此君”常指代竹子)姿态高傲挺拔,根本不愿意和这些俗人亲近。 当年我就曾领略过像王子猷(东晋名士,爱竹成癖)那样高雅之人的风采,如今像王大令(王献之,书法大家,潇洒不凡)这般令人欣赏的你来到我面前,已然如同故交老友一般亲切。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