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居鹿岩,时来潜涧游。 西坡访觉老,终日为迟留。 高谈穷古今,满坐风生秋。 令我名利心,一听浑欲休。 论诗出古律,有唱无不酬。 篇章溢缣素,锦绣烂然浮。 此老岂易得,当于前辈求。 吾生限太晚,见师已白头。 儒释道不同,相从苦无由。 三年游金溪,兀坐颜常愀。 出门无游从,独赋临清流。 金溪可无僧,孰是西坡俦。 深房锁花木,妙供罗珍羞。 益作潜涧思,刚肠如转辀。 魂梦不自禁,夜夜飞山陬。 前日遇诸涂,一笑忘百忧。 相视未及语,归袖风飕飕。 别来能几时,不觉岁月遒。 闻师结莲社,旦莫事真修。 我狂似灵运,此志那能投。
寄僧觉无象
译文:
我从前居住在鹿岩的时候,时常到潜涧去游玩。到西坡去拜访觉无象长老,一整天都留恋不肯离去。
我们高谈阔论,从古谈到今,满座间好似有秋风拂过,让人感觉清爽。他的话让我追逐名利的心,听了之后几乎都要消散了。
我们一起谈论诗歌,遵循古代的格律,有唱就必定有和。写好的篇章布满了白色的绢布,如锦绣般光彩照人。
这样的高僧哪里容易遇到啊,大概只有从前的那些大德高僧能与之相比。只可惜我出生得太晚了,见到师父的时候他已经白发苍苍。
儒家、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各不相同,想要一直跟从师父学习却苦于没有机会。
我在金溪游玩了三年,常常独自枯坐,面容总是忧愁的样子。出门没有可以一起游玩的人,只能独自对着清澈的溪流赋诗。
金溪难道就没有像觉无象这样的高僧吗?谁能是西坡觉老那样的人物呢?金溪的僧房里锁着花木,精美的供品罗列着珍馐佳肴。
这更让我思念起潜涧,我那刚硬的心肠就像转动的车辕,一刻也不能平静。我的魂魄和梦境都不受控制,夜夜飞到那山间。
前些日子在路上遇到了师父,相视一笑,所有的忧愁都忘了。我们彼此看着还没来得及说话,您的衣袖就带着风声离开了。
分别才没多久,不知不觉岁月就过得很快。听说师父组织了莲社,早晚都在专心修行。我像谢灵运一样狂放不羁,这样的修行志向我怎么能契合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