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圆超院登挟溪亭次卢公韵

路入剡山腰,风生玉川腋。 孤亭物外高,双溪眼中碧。 山僧作亭知几春,赏音端怕逢诗人。 自从妙语发丘壑,遂使绝境多蹄轮。 我来首访维摩诘,问讯双溪自何出。 发源应与婺溪同,赋物慙无沈郎笔。 凭栏欲洗名利尘,入眼翻惊客恨新。 山城重重水如带,可能挽住思乡人。

译文:

我沿着山路走进剡山的山腰,清风拂过,仿佛让我有了像卢仝饮茶后两腋生风的畅快之感。 那孤零零的亭子在尘世之外高高矗立,眼前的两条溪水碧绿清澈。 山里的僧人建造这座亭子不知已经过了多少个春天,他们大概是怕遇到诗人来欣赏这美景、题诗赞美。 自从有人用精妙的诗句描绘出这山间的美景,这里便有了许多人前来游览。 我一来就先去拜访像维摩诘一样的高僧,询问这两条溪水是从哪里流出来的。 我猜测它们的源头应该和婺溪是一样的,只是可惜我惭愧自己没有像沈约那样的生花妙笔来描绘这里的景物。 我倚靠在栏杆上,想要洗去身上追逐名利的尘土,可映入眼帘的景色却让我心中陡然生出新的客居他乡的愁恨。 重重叠叠的山城和如衣带般环绕的溪水,它们能不能挽留住我这个思乡的人呢?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