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人以拳石植海松莳菖阳于四际苍姿秀色钟清气于几案间以为梅溪之野人赠兼惠诗章因与酬唱凡四首 其二

处士何须种七松,賸栽海上绿髯龙。 灵根频灌苍如玉,黛色初抽软似茸。 蘸水小山形凿凿,引年昌歜节重重。 道人分得岁寒种,一洗梅溪憔悴容。

译文:

这首诗是唱和诗,可能原诗内容和场景有些复杂,下面我尽量把它翻译得通俗易懂: 隐士哪里需要像古人那样种上七棵松树呢,不如多种些那来自海上、仿佛长着绿色胡须的海松。 那海松的灵根经常被浇灌,长得苍翠如同美玉一般,它刚抽出的青绿色枝叶柔软得好似细茸毛。 那浸在水中的小山模样真切清晰,旁边栽种的菖蒲为延年益寿的佳品,茎节层层叠叠。 修道之人得到了这象征岁寒品格的植物,一下子让梅溪周边那萎靡的景象都焕然一新了。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