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次韵闵雨

长夏蚊蝇倦驱拍,忽得缄封手亲拆。 新诗首及民疾苦,更闵鄱阳境无雨。 鄱阳假守仁不熟,作郡端如种焦谷。 匈中賸有愁千斛,阖门百指颜公粥。 紫微好善嗤弘汤,眉间和气如时旸。 行归廊庙赞化育,善人宜赏淫人殃。

译文:

在漫长的夏日里,我早已被那些扰人的蚊蝇弄得疲惫不堪,连驱赶拍打它们都觉得厌烦。这时,忽然收到了一封信封,我连忙亲手拆开。 新收到的诗作里,开篇就提及了百姓的艰难困苦,还特别表达了对鄱阳地区没有降雨的忧虑。 鄱阳的代理太守不够仁德贤能,治理郡务就好像在焦土上播种谷物,注定难有收获。太守心中装着千斛的忧愁,全府上下上百口人,也只能像颜真卿那样,过着清苦的日子,只能吃稀粥度日。 紫微(这里可能指特定的官员)心怀善念,对弘汤那样的行事嗤之以鼻,他眉间流露出的祥和之气就如同那及时的阳光一样温暖。他即将回到朝廷,去辅佐天子,促进万物的生长发育。善良的人应该得到奖赏,而作恶的人则必将遭受祸殃。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