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朔日诣学讲堂前杏花正开呈教授

孔坛昔栽杏,鲁人呼东家。 当时三千株,化工无等差。 雩风长其实,教雨濯其葩。 木与圣化俱,芬芳无迩遐。 数株能白红,开向天之涯。 况于芹藻间,相看意殊嘉。 对之怀哲人,甘棠何以加。 不比曲江春,祇名及第花。 又异仙家桃,徒尔蒸红霞。 愿言广对殖,夔鲁同光华。

译文:

在二月初一这一天,我前往学校的讲堂,只见讲堂前杏花正灿烂开放,于是写下这首诗呈给教授。 从前孔子在学坛周围栽种了杏树,鲁地的人们把孔子尊称为“东家”。 那时候栽种了三千株杏树,大自然对它们一视同仁,没有丝毫偏袒。 和畅的春风让杏树茁壮成长、果实饱满,教化的甘霖滋润着杏花绽放。 这些杏树和圣人的教化一同发展,它们的芬芳无论远近都能让人闻到。 如今这里有几株杏花,红的红、白的白,在这海角天涯之处绽放。 更何况它们生长在学宫的芹藻之间,和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更显得意趣美好。 面对这些杏花,我不禁怀念起像孔子这样的贤哲之人,就算是人们怀念召公时所赞美的甘棠树,与之相比也毫不逊色。 它不像长安曲江池边春天盛开的杏花,仅仅被当作科举中第的象征之花。 也不同于传说中仙家用以增添云霞色彩的桃树,空有艳丽却无实质。 我衷心希望能够广泛种植这些杏树,让夔州和鲁国一样都能闪耀着圣人教化的光辉。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