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喜亭

前年泊舟至喜亭,舍舟触雾登山行。 身到猿啼虎啸处,至今魂梦中宵惊。 两年寒暑深山里,瘴疠侵凌身不死。 七月归舟浮涨江,重见兹亭实堪喜。 世间忧喜无定形,此喜本从忧得名。 须知既济有未济,勿谓江流今已平。

译文:

前年我乘船停靠在至喜亭,然后下船,在迷雾中登山前行。 我走到了猿猴啼叫、老虎咆哮的地方,直到现在,半夜里还会在梦中被吓得魂惊。 这两年我在深山里度过,饱受瘴气疾病的侵扰,却幸运地没有丢掉性命。 七月里,我坐着归船在上涨的江面上漂浮,再次见到这座至喜亭,实在是让人欢喜。 人世间的忧愁和欢喜并没有固定的样子,我这次的欢喜其实是从之前的忧愁中得来的。 要知道,即便事情有所成功,也还有尚未成功的部分,可不要说江水现在已经平静就放松警惕啦。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