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渡

渡头问舟子,此渡胡名萧。 舟子笑答我,使君家匪遥。 岂不闻侍郎,名德重本朝。 屡为二千石,两至万里桥。 渡旁乃其宅,人亡木惟乔。 阴德满乡闾,嘉话传鱼樵。 江水流有尽,姓名磨不消。 近同池号谢,远类江称姚。 赧颜谢舟子,讲闻非一朝。 恨生晚且贱,无繇际清标。 坡公不识范,韩子思之侨。 敬瞻通德门,魂徃不可招。

译文:

我在渡口向船夫打听:“这个渡口为什么叫萧家渡呢?” 船夫笑着回答我说:“那萧侍郎的家离这儿并不远。您难道没听说过萧侍郎吗?他的名声和品德在本朝可是非常受人敬重的。” “他多次担任郡守一级的官职,还两次到过万里桥任职。渡口旁边就是他曾经居住的宅子,如今人已经去世了,只有高大的树木还在。” “他暗中做了很多好事,在乡里广为流传,那些美好的故事连渔夫和樵夫们都知晓。江水的流淌终有尽头,可他的姓名却磨灭不了。” “就像近处有以‘谢’命名的池子,远处有以‘姚’称呼的江水一样,他的声名也会永远留存。” 我听后,红着脸向船夫致谢,说:“关于萧侍郎的事迹我也听闻很久了。” “只恨我出生得太晚,身份又卑微,没有机会能亲见他那高洁的风范。” “就像苏东坡没见过范仲淹,韩愈思念着张籍那样。” “我恭敬地瞻望着那象征着贤德的萧氏之门,灵魂仿佛都已前往,再也无法召回。”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