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簿叶思文吾乡老先生也比沿檄见访既别寄诗二十八韵次韵以酬

暮年初仕涂,暇日但书策。 儒生余气习,笔端事挥斥。 政学两踈缪,篇章稍沉溺。 楚东会诗豪,酬唱奏金石。 逢场争出奇,遇险或遭厄。 忽溯三峡流,遥经数州驿。 庐山看未足,巫峰过尤惜。 西郊祠卧龙,东屯吊诗伯。 飞飞犹倦鸟,秋风送归翮。 同行得嘉友,鏖战交锋镝。 弛檐白苹洲,天日去咫尺。 忠谊怀鲁公,覇业悲项籍。 奉诏还故乡,齿落肌瘦瘠。 涕泗拜松楸,荒芜翦荆棘。 心期乐田里,誓不绾铜墨。 橐虽无陆金,归幸全赵璧。 陛下忽误恩,泉南又分职。 入闽如入蜀,枯肠复冥索。 腰缘病减围,发为悲添白。 风仰秦君高,节慕姜相直。 恶语谁流传,同僚误刊刻。 吾乡老先生,吏事以儒饰。 新篇似庭燎,远寄箴我癖。 把酒欲细论,何时再沿檄。 阳春七十首,老艳万丈射。 招邀屈原魂,收召子厚魄。 惊开老病眼,喜见墨妙迹。 愿公倡斯文,用夏变蛮貊。

译文:

我晚年才开始踏上仕途,闲暇的时候只知道埋头读书。身上还带着儒生的习气,在笔端尽情挥洒文辞。政事和学问两方面都做得不太好,反而在诗词篇章上花费了不少精力。 在楚东地区结识了很多诗坛豪杰,我们相互唱和,诗作就像敲击金石般铿锵有声。大家在诗的舞台上争着展现新奇的才思,有时遇到创作的困境也会感到艰难。 我曾像溯着三峡的水流前行,一路上经过了好几个州的驿站。庐山的美景看也看不够,路过巫峰时更是觉得遗憾不能久留。在西郊祭祀了诸葛亮,到东屯凭吊了诗圣杜甫。 我就像那疲倦的鸟儿,在秋风中带着归乡的翅膀飞翔。一路上有好友相伴,我们就像在战场上激烈交锋。来到白苹洲放下行囊,感觉离天空和太阳都那么近。 心中怀着对颜真卿那样忠谊之人的敬意,又为项羽霸业的失败感到悲哀。后来奉诏回到故乡,此时我牙齿脱落,身体瘦弱。我流着泪拜祭祖先的坟茔,铲除坟边荒芜的荆棘。 我心里本想着在田园中快乐地生活,发誓不再去做官。虽然行囊里没有像陆贾那样的钱财,但庆幸能像完璧归赵一样保全自身回到家乡。 可陛下突然给了我意外的恩宠,又让我到泉南任职。进入福建就像当初进入蜀地一样,我又得在枯肠中苦苦思索诗句。因为生病,腰肢瘦了一圈,因为悲伤,头发又添了许多白色。 我敬仰秦君的高尚风范,羡慕姜相的刚直气节。不知是谁传播了不好的话语,还被同僚错误地刊刻出来。 您是我家乡的老先生,处理吏事也带着儒者的风范。您新寄来的诗篇就像宫廷中的火炬,从远方寄来纠正我的癖好。 我真想端着酒和您细细讨论,不知道什么时候您能再次带着使命前来。您那七十首如阳春般美好的诗作,光彩万丈。仿佛能招回屈原的魂魄,召回柳宗元的精魂。 这些诗作让我这老病的眼睛为之一亮,欣喜地看到您绝妙的笔墨痕迹。希望您能倡导这种美好的文章风气,用华夏的文化去改变那些未开化的地方。
关于作者
宋代王十朋

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王十朋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