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之孙字子强,银钩铁画传遗芳。 昔年作郡古平海,大笔亲书安静堂。 自从宣和至乾道,字与轮奂争光芒。 一朝忽遭俗眼白,毁灭名姓深埋藏。 我来搜访久乃获,老兵据为寝处床。 涤除五载尘土面,字向堂上增激昂。 祖为第一孙是似,书有家法称莆阳。 体具万安颇雄壮,榜与忠献同翱翔。 因知文字乃至宝,一时之厄庸何伤。 石鼓文有鬼神护,淮西碑并日月光。 岂容泯灭暴秦火,谁肯脍炙段文昌。 书生作郡太迂阔,理财听讼俱非长。 吾君若问何以治,堂复韩蔡祠秦姜。 今才五日京兆耳,眷此陈迹犹未忘。 但愿兹堂日安静,名与国寿俱无疆。
复安静堂旧额
译文:
端明学士的孙子名叫子强,他的书法如银钩铁画,流传着先辈的美好风范。
当年他在古平海担任郡守,挥起大笔亲自题写了“安静堂”的匾额。
从宣和年间一直到乾道时期,这匾额上的字与华丽的堂屋相互争辉。
可突然有一天,被世俗之人瞧不顺眼,匾额上的名字被毁掉,还被深深埋藏起来。
我来到这里四处搜寻探访,很久之后才找到它,那时一个老兵把它当作睡觉的床板。
我把匾额上积攒了五年的灰尘污垢清洗掉,让这字在堂屋之上重新焕发出昂扬的气势。
他的祖父书法堪称第一,孙子的书法也与之相似,他们家的书法有独特的法度,在莆阳一带声名远扬。
字体有着万安字体的雄壮气魄,这匾额能与忠献的书法一同闪耀。
由此可知文字是极其珍贵的宝物,一时遭遇厄运又有什么关系呢。
石鼓文有鬼神守护,淮西碑的光芒能与日月同辉。
怎能让这些珍贵的文字在暴秦的大火中泯灭,又有谁会去赞美像段文昌那样拙劣的文章呢。
我这个书生来做郡守,行事太不切实际,无论是理财还是断案都不是我的长处。
如果国君问我是如何治理此地的,我会说恢复了像韩蔡那样的贤能之人的事迹,祭祀秦姜这样的良臣。
我如今在这里任职就像“五日京兆”一样短暂,可对这“安静堂”的旧迹却始终难以忘怀。
只希望这座堂屋能日日安宁平静,它的名声能和国运一样长久无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