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奉常林使君黄中易守延平

去时胡不到瓜时,上日多应柳絮飞。 卧辙只缘滕壤少,怀章须要越人肥。 三千仪礼非绵𫈵,五十行春尚彩衣。 莫爱传经似齐鲁,石渠长是待公归。

译文:

这首诗并不是古诗词,而是一首送别诗,以下是将其大意翻译为现代汉语: 您离去的时候怎么没等到瓜熟时节呢,大概出发的时日正是柳絮纷飞的时候。百姓卧在道路上挽留您,只是因为滕州这个地方人才太少舍不得您走呀;您带着官印到新的任上去,一定要让越地的百姓生活富足。 您熟稔的三千礼仪,可不是那简单的礼仪形式而已;都五十岁了,您巡视地方劝课农桑时还穿着彩衣,如此亲和。 可不要太留恋在当地传播经学,就像齐鲁之地那样,那石渠阁长久以来都在等着您回去啊。
关于作者
宋代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