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君沈虞卿宗丞命赋郡圃罗汉树其树叶如杨梅经冬不雕生子若罗汉然使君云奇特古怪前所未见也

参云亭前罗汉树,非桧非杉独雄据。 苍皮剥落珊瑚寒,错节轮囷海花蠹。 修圆佛指叶沃光,刺历虾筒槎倒竖。 铜柯不受鸱蝮穿,翠葆还容藤蔓附。 藏牙敛翼方屈蟠,奋鬣张鳞忽驰骛。 突如破浪六鼇回,蜿若惊雷蛰蛟煦。 摩空飕飕永夏凉,薄雾惨惨晚秋雨。 白猨叫月时出没,紫凤栖烟乍飞举。 开花琐碎儿女笑,结子模糊罗汉具。 威仪庄肃初入定,向背跏趺欣共住。 蒙头大似安禅时,瞑目还同摩顶处。 得非天台五百仙,此地钵提曾得度。 偶然一念落树石,不觉形骸成布露。 何时收拾过石桥,未免根株伴龙顾。 更疑地主屈将军,开辟岩荒肇城宇。 剪除魔怪迎道猷,飞锡半千此焉驻。 神通堕在造化中,千载英灵飞不去。 犀坚久矣耐风霆,樗散非徒免斤斧。 盆山秀耸不足论,猊座婆娑通一路。 峥嵘下笑桃李繁,奇怪应须鬼神护。 使君自是名世才,善政报成多暇豫。 悠然领客上参云,篆隶传观酒深注。 平生好古邱壑会,指树轩渠命之赋。 我无文章光燄长,搜搅经时乏佳趣。 昨宵梦游兹树巅,环视谿山莽回互。 上云变幻舞龙鸾,下风清和写韶濩。 最高峰在樛枝底,方广寺随纤叶寓。 一枝一叶一沙界,应供各谈无义句。 启予一啸谁划然,八表泠泠树掀翥。

译文:

### 序文翻译 沈虞卿宗丞大人让我为郡圃里的罗汉树作诗。这树的叶子像杨梅叶,经过冬天也不会凋零,结出的果实好似罗汉的样子。沈大人说这树奇特古怪,以前从未见过。 ### 正文翻译 参云亭前的罗汉树啊,既不是桧树也不是杉树,独自傲然挺立。 它那青黑色的树皮剥落,如同珊瑚般透着寒意,树身的节疤交错盘曲,好似被海花侵蚀过的模样。 它的叶子修长圆润,如同佛指一般,还闪着光泽,那些枝干就像带刺的虾筒,错杂地倒竖着。 它的铜色枝干连鸱鸟和蝮蛇都无法穿透,翠绿的树冠还能容得藤蔓攀附。 它时而像收起牙和翅膀的猛兽屈身盘绕,时而又像扬起鬃毛、张开鳞片的蛟龙飞驰奔腾。 突然就像破浪归来的六只巨鳌,蜿蜒又像被惊雷唤醒的蛰伏蛟龙。 它高耸入云,在盛夏带来飕飕凉意,傍晚的秋雨如薄雾般笼罩着它。 白色的猿猴在月下啼叫,时而隐没时而出现,紫色的凤凰在烟雾中栖息,忽然振翅高飞。 它开的花细碎繁琐,像是引得孩子们欢笑,结出的果实模糊不清,却有罗汉的模样。 果实形态威仪庄肃,好似刚刚入定的罗汉,有的正面有的背面,跏趺而坐,欣然共处。 它们蒙着头,很像僧人安心禅定时的样子,闭上眼睛,又如同在接受摩顶授戒。 莫非它们是天台山的五百仙人,在此地曾得钵提度化。 偶然一念之间落入树石之中,不知不觉形骸就显露出来。 什么时候能收拾行装走过石桥,却难免带着根株与龙相顾盼。 我更怀疑此地的地主是屈将军,开辟了这荒岩,建造了城邑。 他剪除魔怪,迎来高僧道猷,带着五百高僧在此驻锡。 他们的神通融入了造化之中,千年的英灵都未曾消散。 这树坚硬如犀,长久以来经得住风霆的考验,它又像樗树一样无用,因而免去了刀斧之祸。 那些盆山的秀丽高耸根本不值一提,这罗汉树如狮子座般婆娑,仿佛通向一条特别的道路。 它在峥嵘中俯视着桃李的繁密,如此奇特的树应该有鬼神守护。 沈大人本就是名震当世的人才,善政有成,闲暇时间颇多。 他悠然地领着客人登上参云亭,一起观赏篆隶书法,开怀畅饮。 大人平生喜好古雅,与山水丘壑有默契,指着这树,开心地让我为它赋诗。 我没有那种光芒四射的文采,搜肠刮肚许久也没有想出好的诗句。 昨晚我梦游到这树的顶端,环顾四周,溪山曲折回环。 天上的云朵变幻,像龙和鸾在飞舞,山下清风和畅,仿佛在演奏着美妙的乐章。 最高峰好像藏在弯曲的树枝底下,方广寺仿佛寄托在纤细的叶子之中。 这树的一枝一叶就如同一个沙界,每个“罗汉果”仿佛都在谈论着无义之句。 突然一声长啸惊醒了我,仿佛整个天地都在泠泠作响,树也好像在随风掀动。
关于作者
宋代林宪

林宪,字景思,号雪巢,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曾中特科,监西岳庙(《嘉定赤城志》卷三四)。后弃官随妻祖贺允中寓居天台(今属浙江)。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为友,以诗名。有《雪巢小集》,已佚。事见《梁溪遗稿》卷二《雪巢记》《雪巢小集序》、《诚斋集》卷八一《雪巢小集后序》、《攻媿集》卷五二《雪巢诗集序》,《宋史翼》卷三六有传。 林宪诗,据《天台别集别编》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