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 若人解实相,于中无虚诳。 说与不说同,是即名最上。 实相未全融,语默空花同。 而复结空果,后进不能通。 何故不能通,缘师指落空。 依妄不归实,师子堕邪宗。 二妄相依堕,带累千万个。 因一人道虚,万类皆招祸。 不了却自心,只管说他过。 将谓佛法僧,也似陈行货。 倒床吃不得,苦痛忍难过。 晓夕无把捉,又见火轮磨。 始悔我自错,无福转加祸。 未得将为得,未证将为证。 妄想一刹那,果招沙劫病。 皆是自欺心,不依佛慧命。 六度未能圆,五戒犹未定。 口说一切无,贪嗔转增盛。 人问道如何,胡应全无性。 此不见性种,三界魔民虫。 众生若遭遇,万劫堕贫穷。 自坏他亦坏,自聋他亦聋。 自堕彼亦堕,自空彼亦空。 究竟还如佛,万像一镜中。 若能如是解,可表警凡笼。
偈颂三十首 其一一
译文:
如果心中没有一切杂念和妄念,那又何必运用一切佛法呢?佛祖宣讲一切佛法,目的是为了消除人们心中的各种妄念。
倘若有人能够领悟事物的真实相状,那么在这其中就不会有虚假和欺诳。不管是宣讲佛法还是不宣讲,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是最为上乘的了。
要是对实相还没有完全融会贯通,不管是说话还是沉默,都如同空中虚幻的花朵一般。这样做还会结出虚幻的果报,让后来学习佛法的人难以理解。
为什么后来的人难以理解呢?是因为引导他们的师父的指引没有落到实处。依照虚妄的东西而不回归真实的佛法,就如同狮子堕入了邪道宗派。
两种虚妄相互依存就会堕落,还会连累千千万万的人。因为一个人说虚妄不实的话,众多的人都会招来灾祸。
自己都不能明了自心,却只知道指责别人的过错。还以为佛法僧就像市场上陈列的货物一样,可以随意对待。
到了临终的时候,就如同躺在床上吃不下东西,痛苦难忍。从早到晚都没有依靠,还会见到如同火轮磨一样的恐怖景象。
这时才后悔自己犯了错,不但没有福分,反而还增添了灾祸。还没有获得真正的佛法境界,却以为自己已经获得了;还没有得到实证,却以为自己已经证悟了。仅仅一刹那的妄想,就会招致如同沙粒数量般漫长劫数的痛苦。
这都是自己欺骗自己的心,不依循佛祖的智慧与法身慧命。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还没能圆满,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都还没有确定遵守。
嘴里说着一切都是空无的,可贪婪和嗔怒的念头却更加旺盛。别人问起佛法修行得怎么样,就胡乱应答说一切都没有本性。
这样的人是没有见到本性的种子,是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魔的子民、害人的虫子。众生如果遭遇这样的人,将会在万劫中堕入贫穷困苦的境地。
自己毁坏了佛法,也会让别人毁坏佛法;自己如同聋子听不见佛法,也会让别人听不见佛法;自己堕入邪道,也会让别人堕入邪道;自己执迷于空幻,也会让别人执迷于空幻。
但说到底,一切众生终究都如同佛一样,万事万物就像在同一面镜子中呈现。如果能够像这样去理解佛法,就可以起到警醒凡夫俗子的作用。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