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道歌 其一○八

雾露云霞体上衣,何必缘尘百衲披。 大庾岭头拈不起,卢公冷笑秀公痴。

译文:

这篇证道歌并不是严格意义上描绘具体生活场景的诗词,它包含着一定的禅意,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雾、露、云霞就如同我们本身体性的衣裳,又何必为了外在的尘缘去披上那百衲衣呢。在大庾岭头,有些东西是根本无法用手拈取的,就像当年慧能(卢公)看到神秀(秀公)所执迷的东西,不禁冷笑他的痴愚。 这里解释一下,“百衲衣”常为僧人所穿,代表一种对世俗修行方式的执着;“大庾岭头拈不起”是用了禅宗典故,有更深层的禅机意味,慧能和神秀是禅宗不同方向的代表人物,神秀主张渐悟,而慧能主张顿悟,所以这里说慧能冷笑神秀的痴,是强调对佛法不同理解所产生的高下之别。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