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请道友搬瓦

当时驴觑井,如今井觑驴。 酒醒溪边思往昔,至今方觉彼区区。 空花解弄□儿路,蝶引痴蜂入网蛛。 谁是那头能警叱,回光返照越贤愚。 云盖瓦铺须子细,笔端有口显文殊。

译文:

这首诗整体富有禅意,以下是意译: 当年就像驴子看着井一样(或许是一种懵懂、迷执的状态),到如今却变成井在看着驴子了(意味着情境和认知发生了颠倒)。 我在溪边酒醒之后,回想起过去的种种事情,直到现在才发觉那些过往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虚幻的景象就如同小孩子的把戏一般,那蝴蝶引得痴傻的蜜蜂落入蜘蛛的网中(比喻人们被虚幻不实的东西迷惑,陷入困境)。 到底是谁能够在这迷局之中发出警醒的呼喊呢?若能回光返照,自我审视,便能超越贤愚的界限。 在云盖寺铺设瓦片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认真,就好像笔端如有口一般能彰显文殊菩萨的智慧(文殊菩萨象征着大智慧,这里表达认真做事也能蕴含深刻的哲理和智慧)。 总体而言,这首诗用形象的比喻和情境描述,传达了一种对过往迷执的反思,以及对能自我觉醒、认真做事以开启智慧的倡导。不过由于其禅诗的性质,理解可能存在一定主观性。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