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士画真请赞 其一

非迷非悟,谁强名模。 无相三昧,不受涂糊。 越色超声无个事,连声不断念苏卢。 眉芒动处千光含,自肯除非大丈夫。 持心应不失,谋事便忘真。 谁识元明宝,虚劳几度春。 因见普庵老,示我体皆纯。 但依无著性,性幻在逡巡。

译文: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偈语诗,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既不是处于迷惑状态,也不是达到了觉悟之境,是谁非要强行给它安个名号、塑造个模样呢? 这“无相三昧”的境界,不会被那些虚幻不实的东西所沾染、所蒙蔽。 超越了颜色和声音的表象,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不断地念着“苏卢”之音。 当眉毛微微一动的时候,仿佛蕴含着千万道光芒,只有真正的大丈夫才能自我肯定、领悟此道。 如果一心执着于保持某种心念,就可能失去了本心;一旦谋划事情,便容易忘掉那真实的本性。 有谁能真正认识到那原本光明的珍宝呢?白白地虚度了多少个春秋啊。 因为见到了普庵祖师,他向我揭示了万物本体皆纯净的道理。 只要依从那无所执着的本性,那些虚幻的现象便会在瞬间消散。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