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士画真请赞 其二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 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 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 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译文:

这首诗是带有浓厚佛教意味的作品,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宇宙乾坤并非是身外之物,世间万法所构成的法界处处都只有圆满之音在回荡。 一切有灵性的众生都融入到我的身体毛孔之中,它们既没有固定的相状也没有确切的名称,又到哪里去寻觅呢? 普陀山上的胜景眼前皆是,却无人能够真正见到其真谛,那奇妙的佛身端庄威严,宛如不坏的金身。 就如同钟里蕴含着声响,会随着机缘而应和发声,见到我就应当知晓要去认识自己的本心。 释迦牟尼佛,普庵祖师的光芒,他们本质上是无二无别的如来,其法身并不隐藏。 用香花来虔诚供养,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其中真意呢?其实这一切都只在众生内心的印堂之处(寓意就在众生的内心深处)。 需要说明的是,这类佛教赞偈有很多比较独特的宗教概念和隐喻,翻译只能尽量贴近其表意,可能无法完全精准传达其中的深意。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