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众法语 其一

鑛去金存百炼周,自从索价没人酬。 腾今耀古非声色,曾共沩山作牯牛。 身若浮云心若风,居常不定在虚空。 忽然风卷云无迹,谁人解识主人公。

译文:

这是一首带有浓厚禅意的诗,下面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经过无数次冶炼,矿石被去除,真金留存了下来。可自从我将这“真金”般的佛法索价售卖,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来酬答。 这佛法能流传古今、光芒闪耀,它并非是能凭声色感知的东西。我曾经就像那与沩山禅师相关的牯牛一样,潜心修行。 我的身体好似天上飘忽的浮云,心灵就像那自由不羁的风,平日里居无定所,仿佛存在于虚空之中。 突然之间,风把云全部卷走,一丝痕迹都没留下,可又有谁能够真正理解、识得这身心背后的主人公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是禅诗,充满了禅机和佛理,其中很多意象和表达都有其独特的佛教寓意,翻译只能尽量传达大概意思。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