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随机无尽颂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其四

非相即能仁,莫错认金轮。 行圆三十二,慈悲普济人。

译文:

所谓不执着于外在形象的本质就是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能仁(能仁是对释迦牟尼佛的尊称,这里也泛指具备佛性、慈悲之心的境界)啊,可千万别错误地以为只有拥有权势地位,像转轮圣王手持金轮那般(金轮象征着转轮圣王统治天下的权威)才是觉悟之道。 真正的修行圆满之人,会具备三十二种大人之相(在佛教中,三十二相是佛和转轮圣王所具有的三十二种显著特征),他们怀着无尽的慈悲,广泛地救助世间的每一个人。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