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其八

教人梦里撮虚空,要显盲参离相通。 色即是空空是色,色空不异体还同。

译文:

这首诗包含着浓厚的佛教哲理,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教导他人就如同在梦境中去抓取那虚空之物一样,目的是要让那些盲目参禅的人能够超脱迷障,与佛法真谛相互贯通。 物质的现象(色)本质上就是空无的,而空无的本质也能体现为物质现象,色和空并非是相互分离的两个实体,它们的本质其实是相同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诗中很多内容是佛教相关概念,“色”在佛教里指一切物质现象,“空”表示事物的虚幻不实、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整首诗意在传达一种佛教对于世界本质的认识和参禅修行的理念。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