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化

灵山信多异,孤起一万寻。 其上罗诸峰,耸秀欲相临。 危磴巧盘折,古洞閟清深。 丛木开锦帐,飞泉鸣玉琴。 三仙班龙驾,长往无归音。 高阁俨像设,霓衣紫霞衿。 故知飞升骨,偕来幽绝岑。 声利岂不好,奈此老境侵。 吾家穷子安,登览动悲吟。 盛时亦云遇,志大力叵任。 今人已笑古,后人复视今。 天命傥可顺,吾将守素心。

译文:

这座灵山确实有很多奇异之处,它独自拔地而起,高达一万寻。 在它的上面罗列着众多山峰,它们高耸秀丽,仿佛要相互靠近。 那危险的石阶巧妙地盘旋曲折,古老的山洞幽深而静谧。 丛生的树木像打开的锦绣帐幕,飞溅的泉水好似在弹奏着玉琴。 葛仙等三位仙人驾着龙车,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的消息。 高高的楼阁里庄严地供奉着他们的神像,身着霓虹般的衣裳,系着紫霞般的衣襟。 由此可知具有飞升仙骨的人,会一同来到这幽静绝美的山峰。 名利难道不好吗?无奈衰老的境况渐渐侵袭而来。 我就像那贫困的孟公威(此处可能是作者以穷子安自比,表达自身处境),登山游览时不禁悲从中来,吟诗抒怀。 我也曾遇到过兴盛的时代,可志向虽大,力量却难以承担。 如今的人笑话古人,后人又会以同样的眼光看待现在的我们。 倘若天命可以顺应,我将坚守自己质朴纯净的内心。
关于作者
宋代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