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空山

阅遍平川至山足,投鞭下马缘山腹。 古柏屹如苍龙起,绝磴盘作长蛇曲。 气力已惫意未歇,市声不到境尤肃。 款门径谒紫金像,邃殿苒苒来香馥。 褰衣却上清虚阁,丛林障我千里目。 嘉名大榜起何人,来者先自叹烦促。 时于缺罅见一一,烟江黛嶂堆青绿。 先人昔此断还往,三年学古忘幽独。 当时诗板今无在,只余石刻记经轴。 拂尘再诵心欲折,世态万变流光速。 我方投迹随喧哄,文字堆床未尽读。 山中宴坐亦所愿,那得宽闲继前躅。 留连两日同僧饭,更念重来几凉燠。 作诗强写无穷悲,天风为我号寒木。

译文:

我看遍了一马平川的大地,终于来到了山脚之下。我抛下马鞭,翻身下马,沿着山的腹部开始攀登。山上古老的柏树像苍龙腾起一般挺拔屹立,那陡峭的石阶盘绕曲折,就如同长蛇蜿蜒前行。 此时我的体力已经疲惫不堪,但游玩的兴致却丝毫未减。这里听不到市井的喧闹声,环境格外的肃穆宁静。我轻轻敲响寺门,径直进去拜谒那尊贵的紫金佛像,深邃的殿堂里,袅袅地飘来阵阵香气。 我提起衣襟,登上清虚阁,却被茂密的丛林挡住了远望千里的视线。那高悬着的写有美好名字的大匾额,也不知是何人所立,来到这里的人,首先就会感叹尘世的烦恼与局促。 偶尔能从丛林的缝隙中看到外面的景色,烟雾笼罩的江面和青黑色的山峦,像是堆积在一起的青绿画卷。 我的先辈当年曾在这里断绝了与外界的来往,用三年时间钻研古代学问,忘却了独处的孤寂。当时题诗的木板如今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石刻记载着经卷的内容。 我拂去石刻上的灰尘,再次诵读上面的文字,内心仿佛被折断一般痛苦,世间的事态千变万化,时光的流逝如飞一般迅速。 而我现在投身于喧嚣纷扰的尘世,书桌上堆满了文字书籍,我都还没来得及读完。 在山中安静地坐禅修行也是我的心愿,可哪里能有那份清闲,去追随先辈的足迹呢? 我在这里留恋了两天,和僧人一同吃饭。我更在想,下次再来的时候,又会经过多少个寒暑。 我勉强作诗,写下这无穷的悲叹,山间的狂风似乎也在为我悲号,吹动着那寒冷的树木。
关于作者
宋代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