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旧韵送普守赴阙 其一

圜墙闲木索,南亩富鉏钩。 人谓贤使君,治术本轲丘。 丹禁颇念远,白简频黜幽。 那知养手,安坐穷山陬。 国是久已定,谅非卿士谋。 除书下八行,仁风被九州。 自怜登门旧,长裾曳齐邹。 送公朝帝所,别语不忍休。 腰组挂银黄,刻日赐通侯。 应记远宗子,茅簷卧高秋。

译文:

监狱里闲置着刑具,田野中到处是忙碌耕作的锄头。人们都说这位贤能的太守,治理地方的方法源自孟子和孔子的思想。 宫廷很挂念远方的情况,御史频繁地弹劾那些昏庸的官员。谁能知道太守您有大才,却只能安坐在这偏远的山区。 国家的政策早就确定好了,想来也不是公卿大臣们谋划的结果。任命您的诏书下达了,您的仁爱之风将遍布九州大地。 我自叹是曾经登门拜访过您的旧人,像战国时的策士一样拖着长长的衣襟追随您。如今送您去朝廷面见皇帝,告别的话语说起来就不忍停下。 您很快就能腰系银印黄绶,不久之后就会被赐予通侯的爵位。希望您能记得我这个远房同宗的子弟,在茅草屋檐下度过这高旷的秋天。
关于作者
宋代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