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凝上人成都看药市

蜀山富奇药,野老争藏收。 九日来成都,塞断长仪楼。 权豪竞夺去,万金未得酬。 问师杖头钱,免渠失笑不。 久通安乐法,况复形骸忧。 知师不应尔,肆意作嬉游。 传闻不死草,往往落鉏耰。 我欲前市之,请以道眼搜。 屑屑治编简,一室方自囚。 世涂败人意,寄语韩伯休。

译文:

蜀地的山中生长着很多奇异的药材,当地的百姓都争着把它们采挖收藏起来。 到了九月初九这天,大家都来到成都,把长仪楼周围的街道堵得水泄不通。 那些有权有势的豪门大族竞相抢夺这些珍贵的药材,即便出万金也难以买到。 我不禁想问凝上人师父,您那杖头上挂着的一点小钱,会不会被他们笑话呢? 您早就通晓了安乐自在的佛法,何况也不会为身体的事情而担忧。 我知道您不会在意这些,肯定是尽情地游玩。 听说有一种能让人长生不死的仙草,常常会在锄头的翻掘下出现。 我也想前去药市买一些,让我用悟道的眼光去仔细搜寻。 可我却整天琐碎地整理书籍,被困在这小小的屋子里。 这世间的道路总是让人不如意,我想把这番话捎给像韩伯休那样的隐士。
关于作者
宋代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