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热行

君不见浣花老翁初作掾,触热簿书尘满案。 坐曹束带总不能,但欲赤脚踏层冰。 又不见青莲居士金门客,懒摇白羽巾挂壁。 有时裸袒青林中,只知露顶洒松风。 二子英规凛千古,笔夺造化驱风雨。 如何避暑如避仇,叫呼竞作惊人语。 是身本与天地同,要当扪腹无弗容。 世间冷煖翻覆手,焉用夷隘惠不恭。 我方穷居度炎热,火云烁山金石裂。 一读清诗百念空,炯若冰壶浸明月。

译文:

你没看到那浣花老翁杜甫当初做掾吏的时候,在酷热中处理堆积如山、满是灰尘的文书。坐在官署里,束着腰带,他根本忍受不了,只想着赤着脚去踩那厚厚的冰层。 你也没看到那青莲居士李白,这位曾在金门侍奉过君王的人,懒得摇动白羽扇,把头巾挂在墙壁上。有时候,他会光着身子袒露在青树林中,只知道露出头顶,让那松间的清风洒落在身上。 这两位诗人的风范凛然,流传千古,他们的笔触能夺天地之造化,如能驱使风雨一般神奇。可为什么他们躲避暑热就像躲避仇人一样,大声呼喊着,竞相说出那些惊人的话语呢? 我们的身体本就与天地相通,应当敞开胸怀,没有什么不能包容。世间的冷暖变化就像翻手覆手那么容易,何必像伯夷那样狭隘,像柳下惠那样不恭敬呢。 我如今正独居在家,度过这炎热的时光,炽热的火云仿佛要把山峦熔化,金石都要被烤裂。但只要一读他们这些清凉的诗句,心中的各种杂念就都消失了,整个人就像明月浸在冰壶里一样清凉。
关于作者
宋代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