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旱

老农病旱如膏肓,汲井灌秧秧已黄。 湖田半作龟兆坼,河渠断道不可航。 救旱不必焚巫尪,当去民害烹弘羊。 嗟哉销变此不务,龙川佛舍徒祈禳。 中兴天子食不遑,侧身感天天与祥。 霈然坐待三尺雨,拟赋云汉歌宣王。

译文:

年老的农夫被旱灾折磨得就像得了绝症一样痛苦不堪,他们从井里打水来浇灌秧苗,可秧苗还是枯黄了。 湖边的田地大半都裂开了,就像乌龟背上的纹路,河渠干涸,河道断流,船只根本无法航行。 想要解除旱灾,根本不需要像古代那样焚烧女巫和瘸子来祈雨,而应当去除那些像桑弘羊一样损害百姓利益的人。 可叹啊,不去做消除灾变该做的事,却只是在龙川的佛舍里白白地祈祷。 如今中兴的天子忙得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他忧心国事,虔诚地感应上天,上天定会降下吉祥。 我们只需安心等待,那充沛的三尺甘霖定会降临,到那时,我就要像古人写《云汉》诗赞美周宣王那样,写诗歌颂天子的贤明。
关于作者
宋代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