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逢秋色,西风扰客心。 久闲安饮啄,多病废登临。 壁倚青藜杖,窗横绿绮琴。 无鱼甘粝食,有酒任孤斟。 地僻千山瘠,人稀万籁瘖。 懒同牛卧垅,倦剧鸟归林。 纸阁居容膝,绳床坐整襟。 缩头须尔伴,便腹莫吾箴。 俛仰三眠柳,徘徊五戏禽。 忘形初隠几,得趣渐欹簪。 不假仙游枕,宁须女抱衾。 乍疑身栩栩,已觉息深深。 白凤才难继,黄粱事可寻。 有人呼昼漏,何处起寒砧。 短梦蘧然觉,斜晖惨欲阴。 桂开香吐粟,菊认蘂攒金。 磨熟双旗茗,炉残小瓣沈。 感时思别墅,开户见遥岑。 自别尧庭邃,俄惊墨突黔。 背无三甲起,头有二毛侵。 咎往眉难炙,言归足尚肣。 静忘波汹汹,老谙岁骎骎。 幸得安心法,聊为拥鼻吟。 黑甜夸胜味,黄落寄余音。 猿鹤休相怨,萍蓬自不禁。 却愁宵寐少,卧听竹萧森。
秋日坐寐觉而有作
译文:
在南方的土地上迎来了秋天的景色,那萧瑟的西风搅乱了我这游子的心绪。
长久以来清闲度日,习惯了简单的饮食起居,无奈身体多病,连登高赏景的兴致都没了。
墙壁边靠着那根青藜杖,窗户前横放着一张绿绮琴。
我没有像孟尝君门客那样抱怨无鱼可食,甘心吃着粗茶淡饭,有酒的时候便独自斟饮。
这地方偏僻,周围的山峦贫瘠,人烟稀少,万籁俱寂。
我懒得像牛一样卧在田垄上,疲惫得如同归林的鸟儿。
住在只能容下膝盖的纸阁里,端坐在绳床上整理好衣襟。
就像缩头的乌龟一样自在相伴,别来劝我要注意大腹便便的形象。
看着那随风俯仰的三眠柳,还有来回走动好似在做五禽戏的鸟儿。
起初忘我地靠着几案,后来逐渐放松,连发簪都歪了。
不需要那仙游枕带我去梦幻仙境,也不用美人抱衾相伴。
恍惚间感觉自己像庄子梦蝶般轻盈自在,不知不觉已呼吸深沉。
像司马相如作《大人赋》那样的才华我难以企及,黄粱美梦的故事却可以细细追寻。
突然有人报时,不知何处传来寒砧捣衣的声音。
这短暂的梦忽然就醒了,斜阳惨淡,天色似乎要阴沉下来。
桂花开放,散发着如粟米般的香气,菊花绽放,花蕊像攒聚的金子。
磨好了双旗茶,香炉里的小瓣沉香也快燃尽。
感慨时光流逝,思念起那郊外的别墅,打开房门,能望见远处的山峦。
自从离开那朝堂深远之地,转眼间就像墨子家的烟囱还没熏黑一样,时光飞逝。
脊背没有隆起如三甲的富贵之相,头上却已生出了白发。
过去的过错难以弥补,想要归隐故乡,脚步却还犹豫。
静下心来能忘却世间的纷纷扰扰,年老了更能体会时光的匆匆。
幸好我掌握了安心的方法,姑且轻声吟诵诗句。
沉浸在酣睡的美妙滋味中,看着黄叶飘落寄托我的情思。
猿猴和仙鹤啊,别再埋怨我,我这漂泊的命运自己也无法控制。
却又发愁夜晚睡眠少,只能躺着听那竹林里萧索的声响。
关于作者
宋代 • 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