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烟水春茫茫,锦城游宴歌舞狂。 酒酣缓辔踏花去,尚说当年先侍郎。 后来游宦家因徙,子孙不复归桑梓。 世居淮海二百年,路隔关山七千里。 兵戈南下风尘昏,衣冠渡江黄屋奔。 淮乡几作边戍地,丛桂旧第无一存。 我从避乱梅花坞,钓月眠云拉巢许。 尔来又卜南郭居,自笑飘萍无定所。 见君襟韵真谪仙,从来游戏壶中天。 眷言我祖旧同闬,邂逅笑语心豁然。 平生行李遍方外,南逾五岭入苍翠。 脱靴未屈力士手,探囊已压髯奴背。 为叹干戈何日休,浮家泛宅江海游。 丹砂炼就葛洪鼎,茶灶行随鲁望舟。 天涯一见倾盖旧,青城猿鹤知存否。 会当叱驭过邛郲,相从却饮郫筒酒。
呈郫人李签判
译文:
锦江上烟水浩渺,春天的景色一片苍茫,锦城中人们游赏宴饮,沉浸在疯狂的歌舞之中。
酒喝得畅快后,骑着马慢悠悠地踏着落花前行,人们还在谈论当年的先侍郎。
后来有人外出做官,家族也随之迁徙,子孙们再也没有回到故乡。
家族在淮海地区居住了二百年,如今与故乡隔着关山,相距七千里之遥。
金兵南下,战乱使天地间尘土飞扬、昏暗无光,官员们跟着皇帝渡过长江仓皇奔逃。
淮乡地区多次成为边防戍守之地,昔日丛桂下的老宅没有一处留存。
我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梅花坞,像巢父、许由一样与明月、白云为伴,钓鱼休闲。
到后来又在城南选择住处,自己嘲笑自己像飘萍一样居无定所。
见到你,觉得你气质高雅如被贬谪下凡的仙人,向来逍遥自在如同生活在仙境之中。
想到我们的祖先曾经居住在同一里巷,偶然相遇交谈,心中一下子开朗起来。
我这一生行旅走遍了中原之外的地方,向南越过五岭,进入那一片苍翠的山林。
我像李白一样,不肯向权贵低头折腰,行囊沉重得压弯了仆人后背。
我感叹这战乱何时才能停止,真想以船为家在江海中四处漂流。
如同葛洪一样用鼎炼制丹砂,像陆龟蒙一样,茶灶一直跟随在船中。
在天涯海角一相遇就如同老友一般,也不知青城山上的猿猴和仙鹤是否还在。
到时候我一定鞭策车马越过邛郲山,与你相聚一起畅饮郫筒酒。
关于作者
宋代 • 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