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十年余,荏苒百忧至。 谁怜齿未壮,遽失彩衣戏。 扪心天不闻,空下千斛泪。 藐然一星孤,未忍随以逝。 雨湿新松楸,尘生旧鞶帨。 奈此愁绝何,况复形梦寐。 萧萧风树悲,此恨岂有既。 念昔龆齓中,从公识奇字。 一从江淮别,岁月不复记。 公寻武夷春,我友颐山桂。 此来忽相见,再拜只流涕。 忽忽悦情话,恍若已隔世。 先人有遗经,夙夜焉敢坠。 余生倘未殒,肯负平日志。 但恨不及亲,临风一歔欷。
呈伯父元仲二首 其二
译文:
这十来年一直战乱不断,时光匆匆,各种忧愁也随之而来。谁能怜惜我年纪还不大,却突然失去了在父母身边承欢尽孝的机会。我扪心自问、向天倾诉,上天却充耳不闻,我只能徒然地流下无数的眼泪。我像一颗孤零零的星星,渺小又无助,但还是不忍心就这样随亲人而去。
新种的松树和楸树被雨水打湿,旧日母亲用过的佩巾也蒙上了灰尘。我该如何排遣这极度的哀愁呢,更何况亲人还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风声吹动树木,发出萧萧的悲声,这遗憾哪里有尽头啊。
回忆起我幼年的时候,跟着您认识奇文异字。自从在江淮分别后,过去多少年我都记不清了。您去赏武夷的春光,我与颐山的桂树为友。这次忽然相见,我恭敬地拜了又拜,泪水止不住地流。
我们愉快地交谈,恍惚间感觉好像已经隔了一个时代。先父留下的经典,我日夜都不敢荒废。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怎么会辜负平生的志向呢。只遗憾不能让父母看到我的成就,我只能迎着风悲叹唏嘘。
关于作者
宋代 • 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