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来从锦江曲,尚忆郫筒醉春渌。 轻衫拂石踏花归,近傍青城结茅屋。 子孙散作淮海居,奕叶英风凛相续。 不惟丛桂竞传芳,时有高人更超俗。 或随羽化附青蛇,或避诏征称赤局。 我生本是林泉人,失脚尘中困羁束。 每逢蜀士话维桑,便欲携筇访前躅。 道人家世出巴西,万里江山见眉目。 笑施砭石起膏肓,坐察形神穷倚伏。 我席为门君荷旃,相见忘情谢荣辱。 幽香小鼎暮烟横,浊酒一杯春蚁绿。 此身多病经百罹,只合纫兰与餐菊。 休论燕颔觅封侯,莫说鸢肩腾火速。 我有风怀就问君,何时一饱颜公粥。 今日君行跨奔鹿,欲下鹅洲穿柳谷。 他年愿结白云期,与君同看金峰鹄。
送台道人
译文:
我的祖先来自锦江曲折之处,还记得在郫筒畅饮着春日的美酒沉醉其中。穿着轻便的衣衫,拂过石头,踏着落花归来,在青城山下靠近的地方搭建了茅屋居住。
子孙们分散到淮海一带居住,一代又一代英雄的风范凛然相承。不仅如丛桂般竞相散发着芬芳,还时常有超凡脱俗的高人出现。有的像传说中随仙羽化一般附在青蛇身上而去,有的为躲避朝廷的征召自称赤局。
我生来本就是适合山林泉石间生活的人,却不慎陷入尘世之中,被世俗的规矩所束缚困扰。每当遇到蜀地的人士谈论故乡,就想要拄着竹杖去追寻前人的足迹。
道人家世出自巴西,万里江山仿佛在他的眉眼间都有所展现。他笑着运用砭石就能治好病人的顽疾,静静地观察人的形体和精神就能洞察其中的因果祸福。
我以坐席为门,你扛着旗帜,相见之时忘却了世间的荣耀与耻辱。傍晚时分,小鼎中飘出清幽的香气,暮霭横生,一起喝着一杯浑浊的酒,酒面上泛起绿色的泡沫。
我这一生多病,经历了无数的苦难,只适合像古人一样用兰草做衣裳、以菊花为餐食。不要再谈论什么像有燕颔之相的人那样去追求封侯之位,也别说像鸢肩之相的人那样火速飞黄腾达。
我怀着心事来问你,什么时候能像颜公那样吃顿饱饭呢。
如今你要骑着奔跑的鹿离去,打算前往鹅洲,穿过柳谷。
希望有朝一日能与你相约在白云缭绕之处,和你一同观赏金峰上的天鹅。
关于作者
宋代 • 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