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七

四老延清会,连年乐故乡。 誉腾花萼集,光动德星堂。 今独三荆茂,居然一鉴亡。 庆流知有在,兰玉蔼遗芳。

译文:

四位老者一起举行高雅的聚会,连续多年在家乡尽情欢乐。他们的美誉随着像《花萼集》这样记录他们情谊和事迹的文集而广泛传播,光彩照亮了象征贤德汇聚的德星堂。 如今,原本一同繁茂的四兄弟,就像三棵荆树还依旧茂盛,却唯独一位如明镜般贤能的人离世了。但我知道张家的福泽和荣耀仍在延续,他的子孙后代就像芝兰玉树一样,正散发着美好的品德和声誉的芬芳。
关于作者
宋代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