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九

久玷平津馆,叨陪北海尊。 轩腾期远到,刻苦记前言。 穉榻恩难报,韦经业自存。 孤踪初筮仕,此志与谁论。

译文:

我长久以来愧居在如同平津馆那样的贤士汇聚之地,有幸能陪在像北海孔融那样好客之人的尊酒旁。 曾期望能如骏马奔腾般有长远的发展,也时刻铭记您那些恳切的教诲之言。 您对我有如同陈蕃为徐穉特设坐榻般的知遇之恩,这恩情我难以报答,而我也一直在坚守着学习儒家经典的学业。 我孤身一人刚开始踏入仕途,如今这心中的志向又能和谁去诉说呢。
关于作者
宋代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