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谣 燕京小

燕京小,钜防络野长蛇绕。 展辟城池数倍宽,帝居占尽民居少。 通天百寻殿十重,金爵觚棱在半空。 万户千门歌舞窄,不知九市人声寂。 时时日曀盲风来,杀气冥蒙胡舞塞。 旧来寝处穹庐中,今乃燕坐阿房宫。 犹嫌北方地寒苦,又欲南向观华风。 汴都我宋兴王宅,二百年来立宗祏。 一朝飞瓦下云端,尽毁前模变新饰。 故老恸哭壮士讙,吾宁忍死不忍观。 只恐金碧涂未干,死胡溅血川原丹。 群儿拍手歌相和,此地宁容犬羊涴。 旄头夜落五云开,还与吾皇泰微坐。

译文:

燕京这个地方原本不大,但是防御工事如同蜿蜒的长蛇般遍布郊野。后来,这里的城池不断扩建,规模扩大了好几倍。帝王居住的宫殿占据了大量地方,百姓居住的地方就变得很少了。 那宫殿高耸入云,高达百寻,重重叠叠有十层之多。宫殿上的金爵和屋角的觚棱仿佛矗立在半空中。宫殿里房间众多,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空间都显得有些狭窄了。然而,宫外的集市却冷冷清清,几乎听不到人们的喧闹声。 时不时地,阴沉的天色和狂风就会袭来,空气中弥漫着肃杀的气息,到处都是胡人跳舞的身影。这些胡人过去一直住在帐篷里,如今却安坐在像阿房宫那样华丽的宫殿中。 他们还不满足,嫌弃北方的土地寒冷艰苦,又想要南下,去见识中原的繁华景象。汴京是我们宋朝兴盛的都城,二百多年来一直是供奉祖宗神主的地方。 可如今,宫殿上的瓦片如同从云端飞落,原来的建筑模样都被毁坏,全都换成了新的样式。看到这一幕,老人们悲痛地哭泣,壮士们愤怒地呼喊,大家宁愿忍受死亡的痛苦,也不忍心再看下去。 只担心宫殿上的金碧辉煌还没完全干透,那些胡人的鲜血就会溅满山川原野。孩子们拍手唱歌,相互应和,都说这里怎么能容忍这些如同犬羊般的胡人玷污。 等到那象征着胡人的旄头星陨落,五彩祥云散开,我们就能重新回到京城,陪伴着皇帝在泰微星座下安稳地生活。
关于作者
宋代周麟之

周麟之(一一一八~一一六四),字茂振,祖为郫(今四川郫县)人,因仕宦徙居海陵(今江苏泰州)。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调常州武进尉。十八年,又举博学宏词科,授太学录兼秘书省校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七、一六○)。累迁权中书舍人。二十五年,出通判徽州。寻除著作郎(同上书卷一六五、一六九、一七○)。二十九年,除翰林学士兼侍读,为哀谢使使金。三十年,同知枢密院事。三十一年,因辞再使金责筠州居住(同上书卷一九一)。孝宗即位,许自便。隆兴二年卒,年四十七。遗著由子准辑为《海陵集》二十三卷,另有外集一卷。事见本集卷首周必大序,《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有传。 周麟之诗,第一、二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海陵集》为底本,校以民国《海陵丛刻》本(简称丛刻本)。卷三以《海陵丛刻》所收《海陵集》外集为底本,其中《中原民谣》参校清《金陵诗征》卷七。另辑得集内乐语、贴子词及集外佚句,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