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不藏善,逢人说南岩。 南岩亦何好,造化秘此缄。 烟云印全提,松竹色半酣。 去郭十里赢,守戒僧二三。 乞身满一日,幽事亦可探。 行客问征途,居者索辔衔。 萧条野店烟,夐静弥勒龛。 念非尘外侣,不分禅味甘。 受佣作闲人,自缚亦何慙。 于时日在房,山色染蔚蓝。 一径盘鬰青,群峰列空嵌。 冷泉计涓滴,瀹鼎消尘凡。 端如常德静,可警疾步贪。 联镳出云门,回首怜烟岚。 公其吐妙语,胜事须指南。
和游南岩
译文:
南峰从不隐藏自身的美好,碰到人就会提及南岩。南岩又有什么特别好的呢,仿佛是大自然把它的妙处都悄悄封存起来了。
那里的烟云好像把一切的奥秘都完全展现出来,松竹的颜色好似带着微微醉意。距离城郭十多里地,那里守持戒律的僧人只有两三个。
我请了一整天的假,这样幽静的地方正可以去探寻一番。路过的行客打听着前行的路途,当地居住的人像是要约束住缰绳一般过着安稳的日子。
野外的小店升起袅袅炊烟,显得十分萧条,而那幽静的弥勒佛龛更是静谧异常。我心想自己并非超脱尘世之人,也无法体会禅味的甘甜。就像受雇来做个闲人一样,自己束缚住自己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
那时太阳运行到房宿的位置,山色被染成了蔚蓝色。一条小径盘绕在郁郁苍苍的青山间,群峰如同镶嵌在天空中一般。
那清冷的泉水虽只有涓涓细流,用来煮茶却能消解尘世的烦恼。它就像始终保持宁静的常德之水,能警示那些急于求成、贪功冒进的人。
我们并马走出云门,回首望着那如烟的山岚,心中满是怜惜。您可要吐出绝妙的诗句,为这美好的事情指明方向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汪应辰
汪应辰(一一一八~一一七六),字圣锡,初名洋,登第时高宗为改今名。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授镇东军签判,召为秘书省正字。九年,因反对议和,出通判建州(《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二八)。奉祠,寓居常山,起通判袁州、静江府、广州。桧死,召为吏部郎官(同上书卷一七一),未几,出知婺州。二十九年,召除秘书少监,迁权吏部尚书、权户部侍郎兼侍讲。三十二年,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一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同上书选举三四之一四)。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召除吏部尚书,寻兼侍读,因言事多与中贵不合,力求去。六年,以端明殿学士出知平江府(《宋史》卷三四《孝宗本纪》)。淳熙三年卒,年五十九。谥文定(《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九九)。有《文定集》五十卷,已佚。明程敏政由内阁藏本摘辑为《汪文定公集》十三卷,有明嘉靖夏浚刊本。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文定集》二十四卷,其中诗一卷。《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汪应辰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夏浚刊本(简称嘉靖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