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宇文叔昭阅斋斋名予所榜也有王正卿画四时小景

乾坤萍在江,日月蚁旋磨。 吾生与化俱,反照若观火。 蛮触鏖两鬭,臼圈听一簸。 射钩仍相国,嬖者死于饿。 种瓜乃故侯,蹶张终上佐。 支离竟能贤,青黄未足贺。 炷香阅兹理,万事一笑可。 城南有豪士,岂但雄于货。 麒麟梦不到,林沼计未左。 便斋惬清閟,凭几了众伙。 胸中大水镜,月皎云破堕。 世故自起伏,一瞬奔马过。 金石波空流,桧杉老不挫。 他年观河性,依然等髫鬌。 我友王郎子,笔墨出笑唾。 酒酣洒素壁,埃𡏖不敢涴。 春梢有余妍,秋林气磊砢。 弹指四时具,转物子亦颇。 此机与我同,妙出一关锁。 予生拙行世,泥涂笑鼈跛。 但存阅世眼,空花已成果。 从今识沉冥,甘作枯株坐。 要知无所阅,到岸乃旋柁。

译文:

### 诗歌前半部分对世事哲理的感悟 天地之间,我们人类就如同江面上的浮萍一般,漂泊不定,没有根基。太阳和月亮的交替,就像蚂蚁围着磨盘不停打转,永不停歇。我们的生命随着自然的变化而流转,若能反观内照,就能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如同看着火一样分明。 就像那蛮氏和触氏为了争夺地盘而激烈争斗,其实不过是在一个小小的臼圈里听任命运的簸弄,毫无意义。曾经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后来却能成为齐国的相国;而那些被君主宠幸的人,最后却可能饿死。秦朝的东陵侯邵平后来沦为了种瓜人;而周勃原本是个能以脚踏强弩的武夫,最终却成为了汉朝的重要辅佐大臣。身体残疾的支离疏反而能保全自己,被视为贤能;而那些像树木一样长得又青又黄看似有用的人,却未必值得庆贺。 我点上一炷香,细细琢磨这些道理,世间万事,不过一笑了之罢了。 ### 对宇文叔昭的描述及赞赏 城南有一位豪士,他可不仅仅是在钱财方面富有。他没有追逐那虚幻的功名利禄,像麒麟一样的富贵梦从未进入他的脑海,他选择归隐山林、经营池沼,这个打算一点儿也没错。 他的阅斋宁静清幽,让人感到惬意。他靠着几案,就能把众多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他的心胸就像那清澈的水镜,皎洁的月光穿过破云,洒落在上面,纯净而明亮。世间的变故自有起起落落,就像飞奔的马一瞬间就过去了。金石虽硬,却如流水一般消逝;桧树和杉树历经岁月,却依旧坚韧不折。即便到了晚年,他的性情依然像孩童一样纯真。 ### 对王正卿画作的夸赞 我的朋友王正卿,他挥笔作画就像谈笑间吐出珠玉一样轻松自如。酒兴正浓时,他在白色的墙壁上挥洒笔墨,连尘埃都不敢玷污他的画作。他画的春天的树梢,充满了妍丽的气息;秋天的树林,透着一种磊落的气质。他轻轻一弹指,四季的景色就都呈现在画中,他驾驭事物的能力真是了不起。他创作的灵感和我领悟的道理是相通的,其中的奥妙就像被一把神奇的锁锁住了关键之处。 ### 诗人的自我感慨 我这一生在世上行事笨拙,就像那在泥涂中爬行的跛鳖一样,常被人嘲笑。但我还保留着一双洞察世事的眼睛,那些虚幻的景象在我眼中已如同开花结果,有了清晰的认知。 从今往后,我要懂得隐匿沉静,甘心像一棵枯树一样坐着。要知道,当我达到了无所可阅的境界,就像船到了岸,就可以把舵转过来,放下一切纷扰了。
关于作者
宋代李流谦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纳兰青云